中国画里的村庄东屏古村落

这是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横渡镇的一个村庄——东屏古村落。它在横渡镇的湫水山腹地,濒临三门湾海口,环村皆山,有控山带海之势。可谓是:“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日不看潮”。东屏古村,背靠龙母山,村前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地流过,村中有一条岙里溪把村子一分为二。古村的形状像一个鸭梨,因村东的东坑山形似一座帷屏,故名东屏。

东屏古村是三门县最早的村落之一,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元代至正年间,太公陈晋挺曾任宁海教谕,其子陈拱辰喜爱东屏的山水,择居东屏,成为东屏村始迁祖,从此瓜瓞绵延,经过多年的繁衍,至今已有32代,成为三门陈姓聚居的第一大村。东屏古村里有厚墙、狭巷、窄窗为特点的海防建筑,是了解中国海防文化、抗击倭寇历史的好地方。村庄里的建筑,独特的风水使它荣获中国画里的村庄称号。

古村里还有个了解浙东地区婚嫁习俗和地方文化的东屏红妆博物馆。这个十里红妆博物馆再现了自南宋以来,三门一带风行传统婚嫁的“十里红妆”民俗。红妆博物馆采用场景布展和藏品归类布展相结合,有木桶房、闺房、中堂,婚房、等展厅。保存了十里红妆的嫁妆内容:生活起居用品、厨房用具、女红用具,有橱、柜、箱、桌、凳、梳妆台、脸盆架、衣架、子孙桶等;还有织布机、丝架、绣花凳、针线娄等;有千工轿、万工床、首饰盒,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基本都是朱漆,摆满了多个展厅,不愧是十里红妆,各展品令人目不暇接!大多是美好的象征、美好的寓意,除了裹脚凳和三寸金莲绣花鞋见证了曾经的恶习,当然这些东西也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以史为镜!

这个古村落人才辈出,出过50多名秀才,1名举人,还有一些抗倭英雄和爱国志士和抗战元帅等等。其中,在清乾隆年间,东屏村出了一位叫陈式栋的武举人,他后来被朝廷任命为钱塘守备。可以看到那曾是家族显耀的标志旗杆石,如今被当作了踏脚石。在沉重的石墩上,铭刻着当初练功者的英武,而今也已深深地陷进了泥土之中。还有那斤重的大刀,曾经辉映着武举人挥舞的雄姿,如今也已锈迹斑斑,光芒不再。

东屏村保存下来的古建筑不少,虽然村口现代的房子已有几幢,但是古村的格局还在。一条小溪将古村一分为二,上有“福履桥”、“折桂桥”和“平安桥”三座石桥,连接着两岸。走在小巷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口口古井,如“仙女井”、“双眼井”等。从村口过桥可以看到的是镇东堂,这是东屏村的家庙,中堂供奉着释迦牟尼、观音、弥勒,两厢房供奉着杨相公和赵元帅。向左是陈氏家祠,有小溪从祠堂门口静静地流过,溪上还保存着三座年代久远的石拱桥,以祠堂边上的那座最为精致,名叫风月桥,桥上爬满了青藤。陈氏宗祠左靠风水墙,前临岙里溪,岙里溪和南溪在此形成回澜水的景观。这座仿明式建筑是清乾隆年间族人陈仪叟主持建造,东屏古村落的房子虽然破旧,但是历史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

穿梭在东屏古村的古朴而宁静的小巷,踩踏在光滑的石子铺就的古道上,转角或门窗处的大红灯笼和对联总能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元素使得那些古建筑都“活”起来了,让人感受到中国画的意境。漫步在东屏古村,感受时光的变迁,享受一段慢生活。

东屏古村,是一座遗失在时光深处的古村落,它承载着几十代人的烟火气息,经历过风雪,见证过繁华。岁月的积淀铸就了东屏村的悠悠古韵;那延绵起伏的山脉和溪流,那控山带海的广袤胸怀,绘就了东屏村的娟娟美貌。东屏古村,就如同一本厚重的古书,它承载着薪火相传的脉脉乡情,又似一缸醇香的陈年美酒,它洋溢着芬芳扑鼻的暖暖美意,让人沉醉不知归路。

来到东屏古村,一定要记着吃上一碗特色的麦虾面。由香菇、笋丝、肉丝、跳跳鱼,溪鱼,虾干、等上乘山海珍品为配料的麦虾面,其味鲜美,其香醇厚,让人回味起曾经走过东屏的慢时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