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古融合多元通俗民国上海家具设

摘要:民国时期的上海家具设计风格产生在复杂的历史环境下,在保留传统设计风格以及样式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以及东洋的设计观念与设计方法,产生了多元的样式风貌,这是时代发展的缩影,潜藏着非比寻常的历史经历。复古、融合、多元与通俗也成为民国时期上海家具设计风格的几个关键词。

关键词:民国上海家具;家具设计;风格;关键词

20世纪伊始,上海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年以后上海人口数已达到万人,20年代后已有万人左右,堪称当时中国的第一大都市。[1]随着上海城市发展的迅速,其商业与文化产业也获得较大发展,对外交流频繁。当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拉斯金、莫里斯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倡导下提出美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开展改良设计的实践和探索,在20世纪初的欧洲和美国掀起轰轰烈烈的新艺术运动。这场运动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成为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设计界的风尚,尤其是在上海地区传播势头尤其迅猛,在当时上海的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都有表现,很多新的制造材料也逐渐被引入。

除了受到西方的影响外,本国的传统工艺风格也在民国时期的上海得到了很大发展。我国现存最早的手工艺技术专著《考工记》中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种倡导师承自然的美学观念流传了下来,并与城市文化相结合,在上海地区产生了提倡传统、重视中国特色的设计观念,这样的设计分割也更加符合本地市场的发展。在传统因素与外来文化的多重融合下,上海催生出了大量家具产业,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经营沙发的店户就达多家;年上海铁床厂家达50多家;年上海已有家木质家具店,其中中式风格家,西式木质家具店达到了95家。[2]多种商业与文化形态在上海发生融合、碰撞、交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上海生活方式,也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趣,复古、融合、多元与通俗成为这一时期上海家具设计风格的主要关键词。本文通过对上述关键词的内涵呈现分析民国时期上海家具的结构、造型、材料、装饰纹样、色彩,进而解析这一时期上海家具的风格特点与形成原因。

PART

01

民国上海家具设计风格形成背景

陈旭麓曾在书中写道:“有人刻画30年代上海说,上海这块地方虽不大,却似另一个世界,另一个熔炉,最愚蠢的人到了上海不久,可以变为聪明;最忠厚的人到了上海不久,可以变为狡猾;最古怪的人到了上海不久,可以变为漂亮。拖着鼻涕的小姑娘,不多时可以变为仪态大方的太太。说的有点近乎神奇,其实说怪也不怪,这是商品在改造人们的面貌,在溶解中国的固有文化。”[3]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有一部分上海人开始接受社会变革,促成自我革新,同时也推动了文化的更新。上海的家具样式在这一时期顺应了文化环境的变化,“一方面遵循着明清以来的传统民间家具的一贯做法,另一方面,又以追求西方家具和广式家具为时尚,直接借鉴西方家具的各种造型和样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4]这一时期上海家具不仅生产数量大,而且家具风格多样,且逐渐走向通俗化,有迎合市场的表现,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较大的影响力。

促使民国时期上海家具设计风格形成的宏观条件在于社会与文化环境的变革,从细节方面来看,民国上海的家具设计一方面受国外造型、材料影响,另一方面继承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再有就是受商业化影响,融入了大众化设计元素。这一时期西方诸国为了抢占中国市场,纷纷登陆中国,在上海投资建厂,如比较早的福利家具在年时就在上海开设了家具厂;年惠罗公司开始在上海经营高档进口家具;年美艺木器装饰有限公司在上海制造、出售高档欧洲古典家具;年席梦思公司在上海建厂,带来了全套进口的设备和材料,生产弹簧床垫。这一时期工艺美术运动(图1)、折衷主义、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现代主义等多种西方家具艺术风格都随着西方工艺产业来到上海,与本地的家具设计风格充分融合,形成独特的风格。“随着外商进入,国内业者适时调整策略,采取了从仿制入手,吸收改进的应对方式。上海家具业者开设生产仿制西式家具的企业不断涌现。”[5]道兴、泰吕、永安、毛全泰等都是那一时期仿制西式家具的知名企业。

图1工艺美术运动创始人威廉·莫里斯设计作品《椅子》

在西方设计风格的冲击下,本国的思想传统受到挤压,国人也开始反思东方文化的生存出路。“梁启超、梁漱溟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强调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是回到孔孟儒学传统中去。东方文化派并不笼统地排斥西方文化,他们主张以东方文化来弥补西方文化的不足,求得二者的调和汇通”。[6]在主张东方文化的思想主张下,民族性与科学性开始成为谋求本土设计风格的主要思路,强调在保持本国特色的同时吸收、容纳西方艺术风格。这也使得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家具设计风格在上海十分普遍,即对传统文化进行保留,又将西式元素融合到设计的过程中,虽然这样的风格在最初形成时并不成熟,但也为后来中国当代家具设计风格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与此同时,西方的家具设计为了迎合中国市场,也开始研究如何在制造过程中融入能够让中国人喜爱的本土化元素,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可度,这个过程中,西方的设计风格也受到了中国民族艺术工艺、设计风格的影响,家具显现出中国文化元素,这样的设计风格在流传回欧洲后也受到欧洲人民的喜爱,产生了较好的商业效果。

图2洛可可风格对角柜,主体为白橡木,上有独特中国彩色漆画

家具设计的元素、制造手法、制作材料在民国时期的上海展开了充分的中外交流,西方的贴面、软装等技术被本地工业所吸纳,中国传统的木工工艺、髹涂工艺也被西方家具所吸收(图2、3)。为融合多种元素,新的制作工艺也迅速发展起来,对旧材质的沿用和对新材质的拓展都使得这一时期的上海家具制造拥有了先进的制作工艺和多样的制作材料,同时拥有了丰富的品类和多样的艺术元素。尤其是髹涂工艺家具,也就是漆家具对欧洲家具设计在材料和装饰纹样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漆器的工艺甚至成为欧洲上流绅士及妇女的业余爱好,以漆艺为高雅修养。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也在这一时期通过上海地区商品的交流,更大范围地流传、渗入到西方国家的思想意识中去,不少西方工艺设计师开始在家具的设计中融入东方传统元素,并且模仿贵妃榻等传统家具的设计制作出带有中西融合特征的家具风格,使家具的造型更加典雅、美观,为现代家具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3洛可可风格对角柜局部

民国时期上海的家具设计风格是在复杂的历史环境中、在文化的冲击与现代工业的挤压下艰难形成的,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偏好和生活习惯,以及时代发展的迅猛。民国时期上海家具设计风格继承传统、提倡民族特色,又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通过家具商业的发展与流通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同时为了符合市民的生活需求及审美诉求,民国上海家具的设计风格也呈现出通俗化的特点,复古、融合、多元与通俗也可以成为总结民国上海家具设计风格特点的几个关键词。

PART

02

复古:传统思想的延续与革新

民国时期上海家具风格的形成主流是建立在对中国传统家具风格的基础上,同时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流行样式。一方面从文化内涵方面继承了中国古代家具的设计理念,另一方面从造型特征方面继承了传统家具的形式构造,还有就是在装饰纹样方面对中国古典家具进行创新性的继承。这些对中国古代家具风格的接续性继承实际也是对传统思想的延续与革新。

(一)

对传统思想的延续

到了民国时期,上海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家具的设计思路也产生了转变,开始出现成套的家具,各类家具的款式与规格通常依照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等因素来设计,使用的材料、工艺、档次和尺寸类别较多。中国明、清时期常采用传统手工制作家具,在民国时期的上海仍可以看到大量这种手工制作的家具物件,在制作手法上对前人进行继承。传统的明、清家具追求华丽和富贵的效果,用料也显得阔绰,尺寸比较宽大,体态丰盈、体量庞大。中国传统艺术是线的艺术,无论是传统书画艺术,还是传统建筑艺术,都以线作为主要的构成元素。[7]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的家具设计风格尽管对传统设计风格有所改良,但善于用线条制造美感的形式较好地保留了下来,从这样的设计观念来看,民国上海家具的设计风格仍遵循着传统的审美原则,是对传统思想的延续。

如装饰纹样方面,上海民国时期的家具仍保持以雕花为主的装饰方法。雕饰的内容往往以花卉类、灵禽羽族类、文字器物类、瑞兽鳞虫类为主,还有的雕刻人物故事,如八仙、福禄寿兴、吉祥龙凤、祥云、海水纹样等等。这些装饰纹样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未来生活的期许,还有对平安、团圆、富贵的期盼,属于“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装饰观念。此类装饰观念是世俗化的反映,也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未来的寄予和期盼,体现了上海家具设计在这一时期对传统思想的继承。

(二)

对传统思想的革新

虽然西方文化不断渗入,但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仍有很大的发挥余地,仍旧是民国时期上海家具设计风格的主流。只是城市文化的迅速发展给传统观念和传统造型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了迎合商业市场,上海家具在民国时期也开始对传统进行革新,力图打造更适应市民生活与家具市场的设计新观念。

明清时期可谓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总结和集大成的时期,纺织、印染、陶瓷、漆器、金工、家具、雕刻等都得到较全面发展,其制作工艺达到了十分精炼的程度。[8]民国时期,封建王朝已经结束了统治,人们生活在共和的新时代,思想意识也不断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开始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革新与发展。家具设计在这一时期也随着社会思想观念变化,产生了革新的趋势。如木制餐桌,在民国时期的上海种类繁多、样式丰富,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等。这些餐桌的设计一改传统的宽大形态,开始注重节约空间、注重实用性,以方便城市居民在家中用餐使用。这些餐桌的造型在整体上呈现出创新的设计风貌,但在装饰纹样以及制作方式上仍有很多保持了中国传统的工艺方法。此类设计与城市文化的不断扩张有关,也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有比较大的关系,两者在相互影响中产生了折中的趋势,从而形成了革新性的设计观念。

PART

03

融合:中西结合的审美倾向

家具是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类器具,[9]随着都市的发展,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不断涌现,西方外来文化也在不断渗入上海地区,传统的审美思维以及审美观念逐渐被冲击、被革新,产生了以舒适性和实用性为主的新型设计观念。这种设计思路的形成是中西文化的结合,也是中西设计方式的融合。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风靡欧美的装饰艺术风格传播到了上海,以建筑为代表,上海这座城市中设计艺术的样式发生了明显地转变。[10]为了实现商业的发展以及商品的推广,家具商也在不断谋求更有利于家具销售的设计方案,而融合性的设计风格在这一时期也占据着重要位置。一些思想先进的上层人士和社会名流也为此类设计风格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撑,使这类家具在当时制造数量大,并且结实、耐用,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为了追求时髦和新奇,对西方家具设计风格的借鉴与引入也成为潮流,由于当时是西方折中主义家具盛行的时期,于是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等家具的艺术手法均可以在这一时期的上海找到。但实际上,洛可可风格早期在欧洲形成时,也受到中国文化元素的影响,而后才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洛可可风格。在国际贸易频繁的上海,洛可可风格带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又回到了中国,因此也更易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同时也更易融合中国文化元素进行现代化风格演变。另一方面,传统中国的审美元素在上海地区占据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传统思想以及观念的保留融合着西方样式与艺术元素,使得民国时期的上海家具从单纯的传统样式中解放出来,形成了当时国内较为时尚的设计艺术风格,产生了中西结合的设计方案,也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局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国际化倾向,是中西结合的审美倾向,也是民国时期上海家具融合风格的体现(图4)。

图4民国时期上海家具的新式装饰纹样

PART

04

多元:丰富多样的装饰与样式

家具设计的创新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可能包括仿生法、去繁法、极限法、缺点列举法、形态分析法、组合法、检核表法以及语义设计等方法。[11]这一时期上海家具设计风格发展极为多元,一方面原因是西方文化的强势深入;另一方面保留了传统的思想与观念;还有一点则是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民国时期上海家具以实用为主,样式种类繁多、装饰方法丰富,融合多种流派,有较为明显的折中倾向。

民国时期的上海家具从样式上来分类,主要有卧室家具、客厅家具、书房家具、餐厅家具等。其中卧室家具包括片子床、梳妆台、大衣柜、小衣柜、贵妃榻等;客厅家具包括沙发、牌桌、陈列柜、椅子、茶几等;书房家具包括书桌、书柜、转椅等;餐厅家具又包括餐桌、餐椅、餐具柜等,还有其他类型的家具,如衣帽架、穿衣镜、门厅镜台、躺椅、梯椅等。家具的种类较之以往更加丰富,形式也更为多样。民国时期上海家具是在中国传统家具的基础上与西欧、东洋设计风格融合形成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适应人们的新生活,又更新出各式各样的新式家具,家具的样式也在这一时期的上海达到了空间繁多的局面。并且伴随着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发展变革,传统家具设计风格也作出了回应,开始追求更为时尚、更适宜城市生活的家居用品。清末时期铜、铁、铝合金、玻璃等材料就已经出现在了家具上,到了民国时期,上海家具为了迎合市场、适应城市生活,将多种制作材料结合在家具的设计当中,形成了以木质材料为主、多种材料相适应的新局面,如胶合板、薄木、玻璃、金属等多种现代工业材料也开始被应用到家具上,这也成为民国时期上海家具的典型特征。这一时期胶合板工艺虽然并不成熟,但已为现代板式家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尤其是玻璃的引进让上海民国时期的家具充满工业化色彩(图5),看起来既时髦又美观,形成了结合多种以设计元素与设计材料的多元发展的局面。

图5民国时期上海家具,玻璃与传统元素的结合

民国时期上海家具的设计在中国传统风格、欧洲风格以及东洋风格的影响下产生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设计方法、装饰纹样、使用材质、品种样式等方面都呈现多元化特点,这也是民国时期上海家具设计风格的主要特征之一。

PART

05

通俗:都市生活的审美意趣

“随着清王朝专制封建统治的被推翻、民国的建立,共和制度的逐步深入人心,以及国民政府在民国初年颁施的各种新的法规、法令,各种提倡新的社会风尚的组织、协会所倡导的革旧布新的举措,这一切,均对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生活、观念的更新,起着重要而深刻的促进作用”。[12]民国时期是上海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追求现代化生活,追求时髦、新奇成为了当时的一种社会心态。家具作为有形的文化载体,作为文明和文化的象征符号,在当时的上海也象征着人们的生活状态。这一时期民国家具强调选材美、造型美、装饰美,富于创造性,强调思想的解放,迎合都市生活的审美意趣。

上海是当时中国最摩登的城市,所谓摩登,就是最洋化。其精雕细刻、鳞次栉比的西洋建筑,必然要引领家具方面的改革。[13]与明、清家具相比较,民国时期的上海家具在设计思想上由于思想意识的解放产生了较大变化,家具不再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而是强调实用性与舒适,“民家具的设计理念发生了改变,追求时尚、舒适性和实用性”。[14]家具内涵的变化也使家具的设计风格产生变化,为了突出家具的舒适和方便,家具设计需要在样式上更加简约,传统的中式以及西式家具的奢华、繁琐已经无法适应,这就催生了具有通俗化审美意趣的新型家具风格(图6)。

图6民国时期上海家具,旋转木椅

通俗化审美意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包括家具样式的设计、家具装饰的设计、家具的制作材料。在家具样式方面,在明、清时期较少出现的梳妆台、穿衣镜等在民国时期的上海开始出现,这些新式家具的生产不仅代表了上海家具行业的发展,也是都市生活的反映;在家具装饰设计方面,明、清时期以传统雕花装饰、镂空雕刻装饰为主,在民国时期的上海则产生了多种装饰风格,如西方引进的玻璃装饰、金属装饰等,新装饰样式的产生背景源于社会思想意识的转变,也反映了民国上海城市人民的审美意趣;家具的制作材料在民国时期空前丰富,外来品的进口以及本国手工业的发展都使家具制作的材料产生很大变化,新材料的引入与发展为民国时期上海家具设计风格的演变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也使家具更具时代特点,更加“时髦”。与传统中国家具设计与制作风格相比,民国时期上海家具在样式、装饰、制作方面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通俗化特点,是新都市生活审美意趣的反映。

结语

家具不仅是有形的文化载体,也是一种文明和文化的象征符号。[15]民国时期的上海家具带有融合性设计特征的艺术风格中也潜藏着非比寻常的历史经历,是时代的象征和标志。通过对民国时期上海家具设计风格特点的关键词分析,也能够更真切、更直接地体会特殊的历史时期上海城市文化的发展特点以及社会思想的演变。

民国时期上海的家具商有规模化的趋势,并且出现了集群现象,专业分工较之以往也更为细化,产业出行逐渐在上海呈现。多种设计风格与制作方法在上海地区交流、碰撞,直至混杂出一条现代家具设计的新路,这些家具既不循规蹈矩完全遵循传统原则,也没有全盘西化、完全照搬,而是结合性发展,各取所长,这种特点也是民国时期上海艺术与文化发展的典型特点。这一时期上海家具的种类也逐渐增加,体系愈发健全,特征愈发清晰,同时材料的创新和工艺的改进也为民国时期上海家具的设计起到了较好的奠基作用。

总的来看,民国时期上海的家具设计风格呈现出复古、融合、多元与通俗的特点,通过对这几类关键词的厘定,可以看出民国时期上海家具设计风格产生的复杂背景和革新观念,也为民国上海家具设计风格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文|臧美莹文章转载于《艺术市场杂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