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120最好看的房子,要和妈妈一起住

和父母一起装修,矛盾总是一触即发。

两代人的审美、生活理念都不太一样,总会有互不理解的地方,如何调和?是一门不小的人生智慧。

不过,今天要介绍的这对母女,就住进了两人都满意的家。

刚上大学的女儿,有着小姑娘的浪漫,从小就想要个复古、彩色的家;妈妈虽然接受复古,但要简洁不浮夸,收纳足、好打理……

女儿和妈妈的卧室对比。

好好住认证设计师

高地立耳猫,一下就从这种「矛盾」中,抓住了完美的「平衡」。

现在入住半年多,还经常收到阿姨「炫耀」的返图:这个家,真的美到不像话!

母女的甜蜜领地,

从楼梯改向开始。

这是一套建筑面积约㎡的小复式。

下层的面积较大,包括厨房、客餐厅和3个卧室;上层较小,只有一个20㎡左右,卧室+卫生间的套房。

改造前

原户型的格局并不算好,主要有以下三个硬伤:

①楼梯朝向:楼梯入口横在客餐厅中央,打碎了空间,导致客厅和餐厅都被切割得很小、很挤。

②走廊多:为了进出楼梯,一楼餐厅、二楼卧室都增加了大量的走道空间,通往一楼卧室区的走廊也非常狭长。

③房间碎:原始的四个房间,每个都很小,常住人口不多,不需要这么多「难住」的小屋。

于是,好好住设计师

高地立耳猫做出了如下调整:

改造后

①打通卧室,4房改3房;

②改变楼梯方向,并梳理平面和动线;

③取消入户玄关、一楼阳台、二楼阳台的推拉门。

其中,最核心的调整就是更改楼梯方向。

将楼梯南北调换之后,客餐厅变为通畅的一体,减少了杂乱的交通动线,还多出个餐边储物空间。

二楼的交通空间也随之减少,让小房间的有效使用面积更大。

客餐厅联通阳台

通透又好用

在调整了楼梯朝向后,客厅和餐厅之间就没了物理分割,完美融合在一起。

先来说说餐厅的部分:作为家里的核心区域,它既要开放,显得宽敞明亮;又要有些「聚拢感」,成为家庭交流的中心。

「开放」很容易做到,客餐厅一体,净宽1.85m的餐桌,相当于直接借用了客厅的空间,用餐和办公都能满足,餐椅也可以灵活移动。

而「聚拢」,就体现在功能的聚合上。

除了核心的餐桌之外,楼梯下方还做了一个餐边柜,收纳一些杯子、餐具,还可以冲冲咖啡,变身家庭水吧。

在拆改楼梯的时候,设计师发现墙面管井左侧有部分空腔,就利用起来,做了一个楼梯柜,作为补充储物。

在楼梯间里,用推拉门会更方便。

毕竟是母女同住的空间,两代人的需求都要照顾到。

如何在女儿喜欢的复古风里,实现妈妈想要的「简约不浮夸」,莫兰迪色系就是不错的选择。

色彩不光能营造氛围,还可以用来区分空间。

客餐厅用了红棕、浅咖和灰蓝三种颜色,餐厅的蓝和客厅的红棕,分别暗示了空间的归属,形成「分而不隔」的奇效。

为了让客厅更显大,设计师拆除了阳台的推拉门,让整个客餐厅形成通畅的整体。

客厅是传统沙发电视的格局,空间打开之后,沙发墙的宽度从3m增加到3.6m。

妈妈特别想要一个L型沙发,可以下了班、瘫在沙发上看电视,是她强烈的愿望。

但常见的L型沙发基本都有3m宽,放进来显得过于拥挤,最终设计师选用了三人位+脚踏的搭配,既能瘫着,又更灵活。

阳台作为客厅的延伸,主要是家政柜和绿植的地盘。

在这面定制柜里,所有乱糟糟的杂物都被完美隐藏,彻底守住了家的颜值防线。

超舒适主卧套间

妈妈的静谧居所

主卧的位置,原本是两个6㎡和9㎡的小卧室,要进入房间,还得经过一条长达4.5m的狭长走道。

常住人口不多,居住的舒适度,远比房间数量更重要。

妈妈也希望自己的房间,无论使用上还是视觉心理上,都应该是宽阔的。所以把两个鸡肋小房间,合并为一间大主卧。

卧室门也改成双开门,推开的瞬间仪式感满满。

对于卧室内部的布置,妈妈一开始的诉求就非常明确:1.5m的双人床、美丽的梳妆台,以及尽可能大的衣柜。

南边预留了一个休闲角:将飘窗用科技木皮包裹,高度刚好适合落座,坐上去也很温暖。

北面则做了一整面墙的衣柜,收纳妈妈的衣物。

衣柜长度和高度均有2.8m,内部分隔也是等衣服到场之后,又做了局部调整,才达到最适合妈妈使用习惯的布局。

滑动开门,查看内部收纳

颜色沿用了她喜欢的莫兰迪色调,深一些的蓝绿色系,营造一种平静舒缓的氛围,也更利于睡眠。

出于预算考虑,卫生间的湿区没做改动,只调整了干区的浴室柜,并打开了右侧的墙体,让空间更开阔,也缩短原本的长走廊。

改造前改造后

合理规划镜柜和浴室柜,可以大幅提高收纳量。

镜柜里基本能囤下所有瓶瓶罐罐,下面设计了两个横孔,关门也能直接抽纸巾。

浴室柜则把难用的柜门改成两个大抽屉,结合严丝合缝的收纳盒,肚量大得惊人。

装满浪漫的20㎡

女儿的秘密基地

二楼是女儿的卧室空间,踏上楼梯的层层台阶,仿佛步入了一间私人画廊。

利用挂画器做的这面画墙,成功拯救了楼梯间的「寡淡」,氛围感十足。

楼上还开了一扇拱形窗,互动性强了,也更加有趣。

因为调转了楼梯方向,消解了原本3m长的走道,卧室空间的利用率大大提升。

为了增加空间的层次感,也让卧室的功能更丰富,设计师在阳台垭口做了造型设计。

与一楼沉稳安静的气质不同,二楼的配色会更活泼些。家具大部分都选择了颜色更亮的樱桃木。

床边不是传统的床头柜,而是选了一款「猫几」,上面用来置物,下层可以作为猫窝使用。

另一侧摆了一款秘书柜,替代梳妆台,还有足够的储物量。

房间东侧布置了书柜和投影,书柜是透明柜门,可以展示女儿的书籍和手办,夜晚放下幕布,就是一个人的电影时光。

靠南的一侧是房间的阳台,因为门槛处有地梁,所以整体抬高了一步台阶,反而有了更亲切的感受。

阳台内侧利用本身的凹位,装下了女儿的大衣柜,不占用卧室本身的使用面积,视觉上也更隐形。

走进谷仓门背后的卫生间,属于女儿的复古浪漫铺面而来。

暖色小砖,配上复古造型的花洒浴缸,五金选了铬色而非金色,和整体风格更搭。

在和这对母女沟通的过程中,设计师

高地立耳猫深刻体会到,什么是两代人的差异:

妈妈喜欢带灰度的颜色,更注重收纳、实用性和细节;女儿则把「南法」「浪漫」「博物馆」挂在嘴边,对颜值有极高的期待。

从女儿房看向楼梯间。

实用和颜值,总被人视作「鱼和熊掌」,放在矛盾的两端。

但今天这个家,却用实力证明,好看和好用并不冲突:在格局优化、功能完备的基础上,家里的每个角落,都美得让人挪不开眼。

地板用了人字三拼法。

特别是对诉求实用的妈妈来说,这个家的美感大大超出了她的预期,入住半年多,依然时时被它触动。

也正应了设计师说的那句,「美,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