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铝试不爽后,机械键盘能迎来金属时代吗

金属机械键盘,多数时候指的是使用金属材质做全部或大部分机身外壳的键盘,在樱桃轴的统治市场的年代就已经存在,但还是凤毛麟角。主要原因是当时机械键键盘的总体市场容量较小,消费意识还没达到这么高品质和差异化的需求,高成本键盘往往入不敷出,同时金属材质的设计理念还不完善。聊这个话题,只因近期收到的测试键盘不少是金属,不但有客制化、也有量产型,而且多数是国产品牌,这成本是越来越高,完全没有以前的那种瞻前顾后,好像都认准国货崛起的时机来了,那种自信,要说也是确实给了我们太多信号,下面就理一下国产高端这两年的脉络。

国产高端键盘气势如虹

售价元的京造Q1的热卖之后,黑爵融合客制化思路的AC系列从AC的买到AC的每次开车都售罄;不久前达尔优A98在热度居高不下,人气好到爆,马上又发布全金属三模GASKET结构A84PRO。而这些一直都不算是广泛认知的高端厂商,甚至一度被认为比主打CHERRY轴的ikbc、Ganss和杜伽都低,瞬间就完成了单次超车,在以前这个根本不现实,但眼下都是事实。这些纯国产的高价产品的热卖改变了格局,也让其它国产品牌找到了方向和信心,它们当中不少是金属机身,而这一切又和国产轴坚持“客制化”的路线分不开。

轴体风向转变,国产客制化轴搭建了孵化器

除了金属外壳,轴体是键盘的最大成本所在,到了年樱桃轴就开始不香了,“高端”轴体从CHERRY转变到国产是很多人没想到的,理性的想想这也是用户个性化、体验提升的必然。一方面,樱桃在MX轴上基本战略防御,基本上没做升级和改良,对用户体验不够关心,其重心在其它新型轴体和笔电市场的开发;另一方面,几家成规模的国产轴厂从幕后走到前台,通过不断的营销,成功的团结KOL和品牌商,从一款到一个系列,一步步成功的立起了国货旗杆,简单地说,轴体都值钱了,键盘还能卖不起价格?

方案商给力,助力国产键盘发挥了本土化优势

现在基本上随便一个玩家,都知道玩键盘的新三样:三模、热插拔和RGB。这些热门功能的背后是方案商的功劳,大多数客制化厂商,包括键盘厂商,是不具备键盘开发能力的,方案商在近几年的进步很大,不单是键盘,鼠标方面也是如此。这当中维盛、中颖、HFD等在国产品牌键盘中占据重要位置,不夸张的说,拆10把可能8把键盘是他们的方案。

材质升级是高端的必经之路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简单的烹饪,这句话也适合机械键盘。相比塑料材质,金属材质外观在简单,只要来个阳极、电泳什么的,质感就秒塑料。客制化虽然受众面小,但是拉动了整个行业的制造水准,量产键盘再往上走,融合客制化是不可避免的,曾经的短板比如机身材质,也自然会遭受“革命”。虽然目前像睿匠这样做全金属量产键盘不是主流,但如果产品做工、手感和功能真的到位了,千元级到底是买一线国际大厂的牌子、售后和软实力,还是选择可玩性更强、手感精调更出色的国产硬货,现在还真得两说了。

就目前的铝合金加工工艺而言,已经能满足各种个性化的需求,只要肯投入费用,开压铸模也好,全CNC也罢,再来个表面阳极、电镀还是UV打印都行,工艺怼的越多月细致东西不可能不NB。也正因为这样,键盘的金属时代还是只能存在于高端市场,未来最缺的还是创意设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53.html